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拒送子女入学被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拒送子女入学被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不犯法。中间人帮助别人小孩入学是一件好事。我们每一个人不一定都能考上好的学校,考不上又想读怎么办,这就需要找人帮忙,自己与学校的老师和学校领导都不熟悉,怎么办?
这就要找中间人去帮忙了,如果没有中间人帮忙,小孩是进不了自己想去的学校的。
解决方案1:
该校招生范围根据你的户籍来决定,如果是,那他得无条件接收。如果不是,那就另说。还是多看几个学校吧,要学会两条腿走路,那样不会耽误了孩子呀。
解决方案2:
看情况。
首先你的户口是不是在该校招生范围,如果是,那他得无条件接收。
如果不在该校招生范围,他会有借口不接收你,就算是登记了。
解决方案3:
登记的人多了进那个学校就难了,你要不要塞些红包?你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去找教育局问一下好了。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面临着9月1日快开学了,其实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只要严格执行我们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政策就可以,基本上就是话费招生就近入学。但实际上这一个政策在执行的时候非常有难度,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或者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
首先要表达的,小学阶段还好一点,对于我们这边的县城来讲,只要符合招生手续,无论班级有多少,也就是说学校无条件接收最难的还是幼儿园的入学,因为它不属于义务教育,所以说,家长应当庆幸小学阶段能够全员接收,不过政策有地域性。
把这个政策像我们的上一级也就是市一级的学校来延伸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就近入学就有可能会产生困难,上一级的招生政策是通过网络报名,然后进行学位排名,进入学位的家长,如果想入的学校名额已满的话,有一个方案那就是通过网络进行调剂,如果不接受调剂的话,那你就是主动放弃了入学的权利。
今天还听说了一件事,听起来让人感到后背发凉,我们本县有一位学习比较优异的人,后来在南京开始工作,也就是说成了南京人,但是他透露了一个消息,也是关于孩子上学的,那才是真正的恐怖。
当然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他的描述就是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学位方面的排队了,否则的话,根本就没有学位。
这个事情还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需要继续发展或完善的一个迫切性的需求,短期内特别是在一些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基本无解。
如果你的孩子上小学,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而出现学校不接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呢,孩子的家长可以去教育局申诉,然后教育局会根据你的情况来跟你协调,最后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的,因为上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付要求的孩子是没有权利拒绝的
外地人孩子在上海上学的基本条件。
①父母及子女均为本市常住户口的;
③父母在一年内缴纳6个月的上海保险(受疾病影响的,允许补缴);或连续3年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登记灵活就业。
1、学前阶段:3-5岁。
①居住积分达到120分以上: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可以入学。并有选择学校的权利。
②居住证积分不能超过120分,但居住证能满足年资要求:可将其随迁子女转入民办幼儿园及数量极少的公立幼儿园。
③无居住许可证或有居住许可证但不满足年限要求的:可以将其随迁子女安排在少数私立幼儿园、极少数公立幼儿园。
④在3年内持有灵活就业登记证:其积分不低于居住证积分的120分。
2、义务教育阶段:6-14岁。
①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以上的,可以安排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和优质民办学校。并有选择学校的权利。
②持有居住证积分未达到120分但符合年限要求的:可以安排随迁子女在公立(极少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在私立(少数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入学。
③居住证积分未达到120分或不满足年限要求:可以安排随迁子女入读公立(少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或在私立(少数)学校就读。
④无居留权:不能正常入学,或不能取得学籍。
3、高等教育阶段。
①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以上:可以按照上海考生的标准参加高考,享受高等政策优惠,并有择校权。
②持居住证积分未达到120分者:可参加三校生高考进入部分专科学校、二本生(专科学校很少)。
③没有居住证的:必须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到此,大家对拒送子女入学被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拒送子女入学被拘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